第二十九章 得正规些(第1页)
上一章 | 目录 | 存标签 | 下一章 |
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,岂可自甘堕落。&1t;p
又云英雄不问出身。&1t;p
孙先生和鉴湖秋先生还是洪门大佬呢,况人青帮还出过天子。&1t;p
如此一寻思,赵安哪里还肯自轻自贱了,再想青帮的百万帮众遍布运河两岸,直接掐着清廷的经济大动脉,将来自己若有心未必不能利用青帮做一番大事。&1t;p
理想是丰满的,现实也是可行的。&1t;p
挑河的有红巾军,烧炭的有太平军,摇船的苦力当然也能手持钢刀九十九,杀尽胡儿方罢休。&1t;p
凡事就怕不敢想,李卫能利用青帮统治江南,凭什么他赵安就不能利用青帮改朝换代?&1t;p
精神顿时抖擞起来,以十分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家这个青帮“小老大”的身份。&1t;p
“小老大”就是字面意思,说小头目也行,是青帮里的一种尊称。&1t;p
由于青帮传承是师父带徒弟,因此青帮的管理层也是师父领导徒弟、徒弟再领导徒弟,彼此之间以辈分定尊卑。&1t;p
谁辈分大就听谁的。&1t;p
具体到下关码头这边,孙瑞给赵安介绍的师父张宝是伦字辈,张宝手下具体做事的就是智字辈的帮众,智字辈下面还有慧字辈、本字辈。&1t;p
实际办事的帮众也被称为“大香”、“小香”。&1t;p
“小香”是经过六年考察期的弟子,通常在帮里做些基层事务熬资历。&1t;p
“大香”则是在帮中资历至少十五年以上的弟子,这些人除了可以引领帮众负责香堂外,还能传道授徒。&1t;p
张宝这个“爷叔”实际就是“大香”,也是青帮的骨干成员,等他把上面资历比他还高的那帮老人都熬走便能升级为师爷。&1t;p
成了师爷,在帮中地位就相当高了,大江南北的帮众见了都得叫一声老太爷。&1t;p
老太爷话,下面的徒子徒孙要敢不答应,那就是犯了帮规第一条欺师灭祖,凡帮众人人都可打杀!&1t;p
虽然赵安只是张宝的寄名徒弟,还需经六年考察才能正式入帮,但张宝作为“爷叔”,他的寄名徒弟起步就是个“小老大”,不仅无须跟下面的慧字辈、本字辈一样处处受教训,还能直接调动帮众做事。&1t;p
属于特惠待遇,或者说新手大礼包。&1t;p
搞的赵安打心眼里感谢孙瑞这个入帮介绍人,然而他不知道的是,孙瑞的好心也是藏着算计的,说他被孙瑞给卖了也不为过。&1t;p
要知道青帮打雍正年间展到现在,早就从一开始的单纯漕运行会演变为地方涉黑组织,这种组织想要壮大就必须跟地方官府及地方有势力的人勾结,否则靠那些常年在运河以苦力为生的漕工基本盘,青帮早就入不敷出,也断然保持不了对地方的影响力。&1t;p
唯有经营各种灰黑产业,拥有足够的财源,才能确保青帮的“长治久安”。&1t;p
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乾隆朝以来就有不少堂口开始招揽当地的吏员或是“人物人”加入青帮,尤其是三班的衙役壮班更是青帮主要展对象。&1t;p
道理嘛,无非县官不如现管。&1t;p
地方大量官面人员的加入,不仅能确保青帮的灰黑产业足够安全,青帮这边也能通过对这些人员的“资金”投入让他们在地方更上一层楼,由此得到更大的回报。&1t;p
就如同地方的士绅大户总喜欢投资成绩不错的读书人般,等那些读书人考中功名,前期投资跟回报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。&1t;p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xs32.com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